遣闷三首 其一

天光沈阴岁将暮,客子驱车逐归路。
塞鸿叫入吴江云,野鸟对立枯桑树。
茫茫四顾少行人,栝苍之山渺何处。
愁心如水水复冻,焉得滔滔向东注。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年末时分,孤独驾车回家的场景,充满了愁绪和对未来的迷茫。

首先,诗的开头点明了时间和环境:天气阴沉,一年即将结束,旅人正驾车赶着回家的路。这样的背景设定让人感受到一种压抑和孤寂的氛围。

接着,诗中提到了“塞鸿叫入吴江云”,这里的“塞鸿”指的是北方的鸿雁,它们在寒冷的季节南飞,叫声传入吴江的上空,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而“野鸟对立枯桑树”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寂感,野鸟站在枯树上,仿佛与旅人一样,面对着荒凉的景象。

然后,诗人用“茫茫四顾少行人”来表达旅人的孤独。他环顾四周,发现路上几乎没有人影,只有他一个人在赶路。这种空旷和无助感让旅人更加忧愁。

接下来,“栝苍之山渺何处”一句,表达了旅人对前方的迷茫。他不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在哪里,前方的路途似乎遥远而模糊,让人感到无力。

最后,诗人用“愁心如水水复冻,焉得滔滔向东注”来比喻旅人的心情。旅人的忧愁像水一样,但水却被冻住了,无法流动,更无法像滔滔江水一样向东奔流。这个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旅人内心的压抑和无法排解的苦闷。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旅人孤独回家的场景,表达了他对未来的迷茫和内心的愁苦。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比喻都非常生动,让人能够深刻感受到旅人的孤独和无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