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君谟黼扆箴
常读贾谊书,爱其极理乱。
言入笔未乾,绛灌舌如鑽。
文帝不肯为,万世为扼腕。
汉道竟龌龊,席莫一日暖。
今读君谟箴,句句到伊旦。
窥国见肺肝,欲取以手浣。
何啻可痛哭,一一中世患。
设施有隆理,如肉以弗贯。
可作天下药,其应疾和缓。
非独起国痿,虏颈坐可绊。
圣贤方相逢,辨别绛与灌。
万不使斯言,以为后世恨。
言入笔未乾,绛灌舌如鑽。
文帝不肯为,万世为扼腕。
汉道竟龌龊,席莫一日暖。
今读君谟箴,句句到伊旦。
窥国见肺肝,欲取以手浣。
何啻可痛哭,一一中世患。
设施有隆理,如肉以弗贯。
可作天下药,其应疾和缓。
非独起国痿,虏颈坐可绊。
圣贤方相逢,辨别绛与灌。
万不使斯言,以为后世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历史人物贾谊和君谟的言论,表达了对治国之道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
首先,诗人提到贾谊,他是汉代著名的政治家,他的言论直指国家治乱的根本问题。然而,尽管贾谊的见解深刻,文帝(汉文帝)却未能采纳,这让后世感到遗憾。诗人用“万世为扼腕”来形容这种遗憾,意思是说,如果当时文帝能够采纳贾谊的建议,汉朝的历史可能会有所不同。
接着,诗人转向君谟的箴言(即君谟的忠告),他认为君谟的每一句话都直击要害,如同看到国家的肺肝,揭示了国家的本质问题。诗人用“欲取以手浣”来形容这些箴言的重要性,意思是说,这些言论如同需要用手搓洗的脏衣服,必须认真对待。
诗人进一步指出,君谟的箴言不仅仅是让人感到痛心的批评,更是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准确诊断。他认为,如果能够按照君谟的建议去实施,就如同用药物治病一样,可以迅速见效。诗人用“可作天下药,其应疾和缓”来比喻,意思是这些建议可以像药物一样治愈国家的病痛。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圣贤相遇的期待,希望有识之士能够辨别出真正有价值的言论,不让这些有益的忠告成为后世的遗憾。诗人用“万不使斯言,以为后世恨”来强调这一点,意思是说,不要让这些言论成为后人遗憾的根源。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反思,表达了对治国之道的深刻见解,强调了采纳正确建议的重要性,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深切忧虑。诗人希望后人能够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黄庶
宋洪州分宁人,字亚父。黄湜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后摄知康州。工诗。有《伐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