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又宁静的江亭秋景图,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开头两句从大处着眼,写松州与海门遥遥相对,苍茫的亭子仿佛从云雾中飞出来,给人一种辽阔缥缈的感觉。"万里"和"飞堂"的用词,让画面充满动感和空间感。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江水和天色。"东浮"两句说江水向东流淌却不阻碍三江汇合,向北转弯也默默流过百谷之滨,用拟人手法写出江水的从容自在。"月静"两句转入夜景:月光下江面如白色绸缎般平静,暮色中天空像黄银般变幻,色彩对比鲜明,营造出静谧神秘的氛围。
最后两句借古抒怀。提到南朝诗人谢朓(小谢),说千年之后依然有人像他一样,能用诗歌排解忧愁。这里既赞美了诗歌的永恒魅力,也含蓄表达了诗人自己的高雅情趣。
全诗通过时空交错的描写,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融为一体。既有宏大的山水气象,又有细腻的光影变化,最后落脚到诗歌的艺术力量,层次丰富,耐人寻味。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和巧妙的构思,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诗歌的慰藉。
杨蟠
章安人,字公济。仁宗庆历六年进士。为密、和二州推官。诗为欧阳修所称。苏轼知杭州,蟠通判州事,与轼唱酬甚多。历知寿州卒。平生为诗数千篇,号《章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