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黄柳 端州郡署作,署曾作行宫

萧条郡廨,曾作芙蓉殿。谁记池头蒙赐宴。来去茨菰叶畔。

长与君王旧凫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曾经辉煌、如今却显得冷清的郡署。诗人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场景,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首先,诗的开头“萧条郡廨,曾作芙蓉殿”,直接点明了郡署现在的冷清和过去作为行宫的辉煌。这里,“芙蓉殿”象征着曾经的繁华,而“萧条”则是对现状的描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谁记池头蒙赐宴”,诗人通过回忆过去在这里举行的盛大宴会,进一步加深了对往昔的怀念。这里的“蒙赐宴”暗示了当时郡署的重要地位和君王的恩宠。

然后,“来去茨菰叶畔”,诗人将视线转向了现实,描绘了现在郡署周围的景象。茨菰叶的摇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与之前的宴会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最后,“长与君王旧凫雁”,诗人通过“旧凫雁”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往昔的无限怀念。这些凫雁曾经陪伴在君王身边,如今却只能与诗人相伴,进一步突出了郡署的冷清和诗人的孤独。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场景,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感受。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