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自然气息的画面,同时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怀旧与感慨。
诗的开头回忆了昔日一位英明的君主曾经来到这片幽静的山谷,这里山石曲径,环境清幽。灵波与繁笳交织,仿佛自然的声音与琴瑟共鸣,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山草变得翠绿,生机勃勃。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夕阳西下时,青松掩映着落日余晖,白云在山谷中飘荡,仿佛在追逐着空旷的天地。这里的景象既有自然的壮美,也带有一丝孤寂与空旷,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留下了一种悠远的意境。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有人在这里抚今追昔,感叹时光流逝,同时感受到春天芳草的繁茂。这里的“伊人”可能是指诗人自己,也可能是指另一位怀念过去的人。这个人感叹着美好的事物,仿佛想要将这些美好的感受寄托给明君或贤明的管理者。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人通过对山水、花草、白云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淡泊的心境,同时也透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这种情感既深沉又含蓄,让人在阅读时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宁静与共鸣。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