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头凤 艳情

蔷薇罅,秋千架。
中门阖锁声才罢。
银墙侧,铜扉直。
记来约略,行来疑惑。
黑。
黑。
黑。
幽窗下,红灯射。
夜阑绿水昏如画。
花纹槅,玲珑极。
剪刀尚响,冠儿未摘。
嚇。
嚇。
嚇。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充满神秘感和紧张氛围的夜晚场景,像是用文字拍了一部悬疑微电影。

上半段写的是夜晚庭院: 开头用"蔷薇罅(缝隙)、秋千架"两个意象快速搭建场景,就像电影开场镜头。随着"中门阖锁"的关门声,画面突然安静下来。主人公在银墙铜门间徘徊,明明记得路却开始怀疑方向,最后连用三个"黑"字,把夜色的浓重和内心的不安直接砸在读者面前。

下半段转到室内特写: 幽窗下的红灯把环境照得昏黄模糊,就像褪色的老照片。"花纹槅"(雕花窗格)的玲珑精致与"剪刀尚响"的突兀声响形成反差。最绝的是结尾三个"嚇"字,既像是突然受惊的抽气声,又像是某种神秘生物的叫声,让人毛骨悚然。

全词妙在: 1. 用"声才罢""尚响"这类动态词打破静谧画面,制造悬疑感 2. "记来约略""行来疑惑"像内心独白,让读者代入主角视角 3. 结尾的拟声词就像恐怖片突然的"jump scare",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空间

这就像用文字玩了一场密室逃脱游戏,每个细节都暗藏线索,最后那个没摘的"冠儿"(可能是发饰)和剪刀声,让人忍不住脑补:是有人在梳妆?还是发生了意外?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