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 其五 渭川行乐词予有一洲,可五百亩,植花竹其上,号小渭川,春月游人多于其上藉草酌酒歌乐
残梅飘簌簌。
看柳上春归,柔条新绿。
娇莺离幽谷。
弄弹簧清响,飞迁乔木。
年华迅速。
叹浮生、流晖转烛。
自春来、每每遨游,多办九霞醽醁。
溪北。
踏青微步,斗草慵眠,锦裀花褥。
铅华簇簇。
歌声妙、间丝竹。
爱一川好处,高山流水,不减城南杜曲。
笑平生、卓地无锥,老来富足。
看柳上春归,柔条新绿。
娇莺离幽谷。
弄弹簧清响,飞迁乔木。
年华迅速。
叹浮生、流晖转烛。
自春来、每每遨游,多办九霞醽醁。
溪北。
踏青微步,斗草慵眠,锦裀花褥。
铅华簇簇。
歌声妙、间丝竹。
爱一川好处,高山流水,不减城南杜曲。
笑平生、卓地无锥,老来富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闲适生活的美好画卷,核心在于表达作者对自然与平凡生活的满足感。
上片以春天景物变化开篇:凋零的梅花簌簌飘落,柳条抽出嫩绿新芽,黄莺从幽谷飞到高树鸣唱。这些动态描写暗示季节更替,引出"年华迅速"的感慨——人生就像风中烛火般短暂。但作者没有陷入伤感,而是用"自春来、每每遨游"展现及时行乐的态度,带着美酒(九霞醽醁)享受春光。
下片具体描写休闲场景:在溪水北岸踏青漫步,玩斗草游戏后慵懒地躺在锦绣花毯上。打扮精致的游人们唱着歌,伴奏着丝竹音乐。作者特别喜爱这片五百亩的"小渭川",认为这里的山水之乐不输长安城南的著名景点杜曲。最后用自嘲的口吻说:虽然一辈子穷得连立锥之地都没有,但如今年老反而觉得精神富足。
全词亮点在于: 1. 用"娇莺离幽谷"等生动比喻,把春天写活了 2. "踏青微步""斗草慵眠"等细节充满生活情趣 3. 结尾的自我调侃(从"无立锥之地"到"老来富足")展现豁达人生观 4. 通过对比自然永恒与人生短暂,突出及时行乐的智慧
本质上,这是首关于"知足常乐"的生活赞歌,告诉我们真正的富足不在于物质,而在于能否欣赏眼前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