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独处、思念友人的场景,充满孤独与怅惘的情绪。
前两句"黄金径拟飧秋菊,紫翠楼将倚晚松"用绚丽的色彩勾勒出秋景:铺满金黄落叶的小径旁盛开着秋菊,暮色中紫翠相映的楼阁旁挺立着青松。这些景物看似美好,却暗示着季节的萧瑟。
后两句"听彻雨声旋入梦,唤醒恨杀五更钟"道出主人公的辗转难眠。听着绵绵秋雨声刚入睡,就被五更的钟声惊醒。"恨杀"二字强烈表达了对钟声打断梦境的不满,更深层是表达对漫长秋夜独处的煎熬。
全诗通过"秋菊-晚松-雨声-钟声"这些意象的层层递进,将外在的秋夜景物与内心的孤寂感受完美融合。最妙的是最后突然被钟声惊醒的细节,让读者仿佛也跟着体验了一把深夜失眠的焦躁,感受到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思念。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