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① 其六十三

乘兴飘然渡海东,便思大脔出厨中。
那知蕉鹿终成梦,食指长惭误子公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充满期待却最终失望的小故事,语言幽默又带点自嘲。

前两句写诗人一时兴起渡海而来,满脑子想着能大吃一顿("大脔"就是大块肉)。这里用"飘然"形容兴冲冲的样子,画面感很强,像极了我们突然想吃美食时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

后两句来了个大反转:结果发现根本吃不上肉,就像做了一场美梦("蕉鹿"典故指虚幻的好事)。最后还自嘲说都怪自己太贪吃("食指"动指想吃东西,"子公"用典指贪吃的人),活像个吃货闹了笑话。

全诗妙在:
1. 用日常小事写人生常态——期待落空
2. "大脔""食指"这些饮食意象让严肃的典故变得接地气
3. 自我调侃的口气让人会心一笑,比直接抱怨更有味道

就像现代人发朋友圈说:"冒雨跑去网红餐厅,结果排队三小时没吃上,都怪我这吃货的嘴!"古今吃货的忧伤原来如此相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