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迥七杉成斗野,雨馀双练泻晴川。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的自然景象,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宁静的意境中。

第一句“地迥七杉成斗野”,意思是说,在辽阔的土地上,七棵高大的杉树像天上的北斗七星一样,矗立在原野上。这里用“斗野”来形容杉树的位置和形状,给人一种宽广、深邃的感觉,仿佛天地之间只有这些树在默默守望。

第二句“雨馀双练泻晴川”,讲的是雨过天晴后,两条清澈的溪流像白色的绸缎一样,从高处倾泻而下,流向晴朗的河川。这里的“双练”比喻溪水的清澈和流动的美感,而“泻晴川”则让人想象到水流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的景象。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美感。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雨后大地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与生机。同时,诗词中的“七杉”和“双练”也形成了一种对称美,增强了整体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这首诗词的魅力在于它用最朴实的语言,描绘出了最动人的自然景色。读者在欣赏时,仿佛能置身其中,感受到雨后的清新空气,看到杉树的挺拔和溪水的流动。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正是诗词的精髓所在。

李长民

李长民,字元叔,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徽宗宣和元年(一一一九)举博学宏词科。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除秘书省正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以守监察御史出知处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五、七○)。历知泗州、建昌军(同上书卷一三五、一五○)。二十六年,由知郢州迁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同上书卷一七四)。事见《南宋馆阁录》卷八。今录诗十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