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子长

世岂无推挽,人谁有典刑。
稍怀南国彦,恒愧北山灵。
万里麻衣敝,千年竹简青。
羲文先索象,鲁颂或歌駉。
杞梓儒林挺,鱼龙侠窟鯹。
尘埃完结绿,纷黛饰娉婷。
脱略苏张阱,渐摩管乐硎。
道途馀雪屩,岩穴但云扃。
本拟陈三策,吁嗟守一经。
迹卑沦燕雀,踪远及猱㹶。
种菊行荒楥,看松俯绝陉。
仙棋閒度日,旅剑懒占星。
故里青桐巷,双溪白鹭汀。
交游多握手,岁月此忘形。
志气需来哲,才华压妙龄。
秦坑收末烬,汉粕浸奇馨。
正器陈笾豆,专门识鼎铏。
奔腾鞭用骏,袒裼割分腥。
卓立撑乔岳,孤流混浊泾。
鹊飞持或布,鲸吼扣非莛。
别袂逢秋怯,邻灯入夜荧。
沉沉犹在野,宪宪欲扬廷。
舜殿瞻仪凤,尧阶数历蓂。
螭坳文锦褥,兽闼紫金钉。
列徼环霄汉,游车发震霆。
紬书官命史,吹律乐求伶。
迅奋君须竞,栖迟我未宁。
檐风歌警枕,井雨泣羸瓶。
古陌垂杨柳,空山老茯苓。
只今驰尺楮,何所问南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寄张子长》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丰富的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通过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魅力。

1. 人生境遇的感慨

诗的开篇,诗人感叹世间虽然有推举贤才的人,但真正能成为典范的人却很少。他提到自己虽然有些才华,但总是感到愧对北山的灵秀,仿佛自己未能达到应有的高度。这种自我反思体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2. 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

诗中多次提到“寄张子长”,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人提到自己穿着破旧的麻衣,手中握着古老的竹简,象征着他在追求学问和理想的道路上虽然艰辛,但依然坚持。他希望友人能像古代的贤人一样,继续在儒林中挺立,成为鱼龙混杂中的一股清流。

3.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诗人虽然怀有远大的志向,但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奈。他提到自己本打算提出三条治国之策,却只能守着经典学问过日子。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他感到自己像燕雀一样卑微,无法展翅高飞。然而,他依然在荒废的院子里种菊,在绝壁上看松,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4. 对未来的期待与自我激励

尽管处境艰难,诗人并未完全失去希望。他提到“志气需来哲”,意味着未来的贤哲会继承这些志向。他相信自己的才华依然可以超越那些年轻才俊,尽管经历过秦坑的磨难,但汉代的奇香依然留存。这种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不屈。

5. 自然与人生的隐喻

诗中多次运用自然景物来隐喻人生。比如,“种菊行荒楥,看松俯绝陉”象征着诗人在逆境中依然保持高洁的品格;“古陌垂杨柳,空山老茯苓”则暗示岁月流逝,诗人虽已老去,但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这些自然意象的运用,为诗歌增添了深沉的美感。

6. 对友人的鼓励与自我勉励

在诗的最后,诗人鼓励友人要奋发向前,不要像自己一样停滞不前。他提到“迅奋君须竞,栖迟我未宁”,意味着友人应该抓紧时机,追求更高的目标,而诗人自己则依然在寻找内心的安宁。这种对友人的鼓励,也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自我鞭策。

总结

《寄张子长》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诗人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着对理想的追求,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通过对自然景物的隐喻,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普遍的人生哲理相结合,使得这首诗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又有广泛的人生思考,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