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与两位表弟在兼胜亭游玩的场景,展现了亭子周围的壮丽景色和宁静的氛围。
首先,诗人提到了“危亭兼鸦胜”,意思是这个亭子位于高处,景色非常优美。接着,他描述了湖水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山间的云雾缠绕着雨水,形成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
然后,诗人用“千松偃夜月,万竹撼春寒”来进一步描绘夜晚的景象。松树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安静,而竹林则在春寒中摇曳,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感觉。
最后,诗人提到在亭子里汲取了清凉的井水,感叹这种纯净的体验让人忘却了尘世的烦恼。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陈东
陈东(1086~1127年),字少阳,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出生于一个“自五世以来,以儒嗣其业”的家庭。陈东很早就有声名,洒脱不拘,不肯居于人下,不忧惧自己的贫寒低贱。蔡京、王黼当时用事专权,人们不敢指责,只有陈东无所隐讳忌讳。他参加宴会集会,在座的客人害怕连累自己,都避开他。后来以贡士进入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