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宿峡
江流无直波,造化妙融结。
凝此秋一湾,知几翠屏折。
丛芦窈然青,危石蠢尔凸。
岂愁顽蛟蹲,到寺渐奔泄。
群峰密构接,高蹠忽踏裂。
虹梁轶天半,垒石补空缺。
千夫挽长茭,哀过啼猿切。
迢迢孤蓬眠,况有万里别。
凝此秋一湾,知几翠屏折。
丛芦窈然青,危石蠢尔凸。
岂愁顽蛟蹲,到寺渐奔泄。
群峰密构接,高蹠忽踏裂。
虹梁轶天半,垒石补空缺。
千夫挽长茭,哀过啼猿切。
迢迢孤蓬眠,况有万里别。
现代解析
《中宿峡》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江流、山脉、石头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的渺小与坚韧。
诗的开头写道:“江流无直波,造化妙融结。”意思是江水蜿蜒曲折,没有一段是笔直的,这是大自然巧妙的安排。接着,“凝此秋一湾,知几翠屏折。”描绘了江水在秋天里形成一个湾,像是一道翠绿的屏风被曲折折叠,美不胜收。
“丛芦窈然青,危石蠢尔凸。”这里的“丛芦”指的是芦苇,它们青翠欲滴,而“危石”则是那些高耸的石头,突兀地矗立在江边。诗人用“蠢尔凸”来形容石头的形状,显得生动有趣。
“岂愁顽蛟蹲,到寺渐奔泄。”这里的“顽蛟”可能指的是江中的巨石或激流,而“寺”则是指江边的寺庙。诗人并不担心这些激流或巨石,因为到了寺庙附近,江水逐渐平缓,气势减弱。
“群峰密构接,高蹠忽踏裂。”这句描绘了群山连绵,像是紧密相连的构造,而“高蹠”则像是山峰突然裂开,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虹梁轶天半,垒石补空缺。”这里的“虹梁”可能是指彩虹或桥梁,横跨天际,而“垒石”则是指用石头堆砌的堤坝,填补了江边的空缺,显得十分稳固。
“千夫挽长茭,哀过啼猿切。”这句描写了人们用长长的绳索拉船,场面壮丽,而“哀过啼猿切”则是指猿猴的啼叫声,哀婉动人,仿佛在为这壮丽的景象增添一丝悲凉。
最后,“迢迢孤蓬眠,况有万里别。”这里的“孤蓬”可能是指孤独的船只,而“万里别”则是指旅人即将远行,与亲人分别。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对自然壮丽景象的赞叹,同时也透露出对离别的不舍与感伤。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雄伟与人的渺小,同时也表达了对离别的情感。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人生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