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调二郎神(四和)
近来塞上,喜蜡弹、羽书清省。更万灶分屯,百年和籴,惭愧而今半省。蒙鞑残兵骑猪遁,永绝生_侵省。做个太平民,戴花身健,催租符省。
何幸。行人来密,佥军抽省。但进有都俞,退无科琐,不用依时出省。子厚南宫,仲舒四掖,又报岑参东省。趁此际、纳禄悬车,亦为大司农省。
何幸。行人来密,佥军抽省。但进有都俞,退无科琐,不用依时出省。子厚南宫,仲舒四掖,又报岑参东省。趁此际、纳禄悬车,亦为大司农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转调二郎神(四和)》通过描绘边塞生活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首先,诗词开篇提到“近来塞上,喜蜡弹、羽书清省”,意思是说最近在边塞地区,战事减少,军情报告也变得简洁明了。这里用“喜”字传达出诗人对和平到来的喜悦。接着,“更万灶分屯,百年和籴,惭愧而今半省”进一步说明,由于和平的到来,军队的部署减少了,长期的粮食供应问题也得到了缓解,诗人对此感到欣慰。
随后,诗词提到“蒙鞑残兵骑猪遁,永绝生_侵省”,这里的“蒙鞑残兵”指的是敌人的残兵败将,他们已经狼狈逃窜,再也无法侵扰边塞。这一描述强调了和平的巩固和敌人的彻底失败。
接下来,“做个太平民,戴花身健,催租符省”描绘了诗人在和平时期的生活状态:作为一个普通百姓,他身体健康,生活无忧,连催缴租税的文书也减少了。这里表现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诗词的后半部分,“何幸。行人来密,佥军抽省。但进有都俞,退无科琐,不用依时出省”则进一步强调了和平带来的便利。行人往来频繁,军队的调动也减少了,无论是升迁还是退休,都不再受到繁琐规章的束缚,生活变得更加自由自在。
最后,“子厚南宫,仲舒四掖,又报岑参东省。趁此际、纳禄悬车,亦为大司农省”提到了几位历史名人的官职,暗示诗人自己也希望在和平时期能够安享晚年,不再为政务操劳,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边塞和平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满足。诗人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和平带来的种种好处,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他对和平生活的珍视和感激。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