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民谣 任契丹
任契丹,太行为家千叠山。此山阻绝天下脊,中有义旅蛟蛇蟠。
任君本是良家子,身长七尺风姿伟。心怀忠义欲擒胡,誓与群豪揭竿起。
时从数骑出郊坰,所向万人皆披靡。不驱丁口不攫金,只取糇粮事储偫。
道遮天使夺牌归,佩牌夜易人不知。往来燕赵数百里,徒手不假寸铁持。
夜半相逢沃州北,问知南使宁相阨。倡言我辈抱雄图,郎主打围曾狙击。
时来左袒奋臂呼,十万儿郎一朝得。劝君努力雪国雠,为我斩取单于头。
功成好爵皆君有,金印垂腰大如斗。
现代解析
这首《中原民谣 任契丹》用热血沸腾的笔调,讲述了一个平民英雄反抗外族压迫的传奇故事。
全诗像一部微型英雄电影,开篇就用"太行为家千叠山"的壮阔画面,把舞台搭在了地势险要的太行山区。这里不仅是地理屏障,更是孕育反抗精神的摇篮。主角任君本是普通良民,却因"心怀忠义"挺身而出,他身高七尺、风度翩翩的形象跃然纸上。
诗中生动展现了起义军的特别之处:他们不抢百姓财物("不驱丁口不攫金"),只取必要军粮;智勇双全地拦截敌方信使("道遮天使夺牌归"),在燕赵大地神出鬼没。最精彩的是夜袭桥段——在沃州以北的深夜遭遇中,他们不仅放过南来使者,还慷慨激昂地宣讲反抗理想,提到曾狙击敌首的壮举。
最后部分如同战前动员令,用"十万儿郎一朝得"展现民心所向,用"金印垂腰大如斗"的具象化封赏,激励人们为民族雪耻而战。全诗通过具体行动描写(夺牌、夜行、劝降)而非空洞口号,塑造出有血有肉的抗敌英雄群像,把保家卫国的热血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周麟之
(1118—1164)泰州海陵人,一说江宁人,字茂振。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兼给事中。绍兴二十九年,充金国哀谢使,言辞详雅,金人为加礼。次年为同知枢密院事。金主背盟,复奉命出使,以主张俟金来南,尽锐奋击,必能成功,辞之。因被劾,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有《海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