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谣

临东皇,万物昌。君陶唐,宣重光。臣皋夔,熙元良。协三辰,抚万方,物无夭札人无伤。

人无伤,繄元良。锡以景福滋瀼瀼,吾君欣欣兮臻乐康。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阳春谣》描绘了一幅盛世太平的景象,表达了对明君贤臣的赞美和对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

首先,开篇“临东皇,万物昌”点明了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这里的“东皇”指的是春神,象征着春天的繁荣与希望。接着,“君陶唐,宣重光”中的“陶唐”指的是古代贤君尧,这里用来比喻当时的君主,意思是君主贤明,光辉照耀四方。

“臣皋夔,熙元良”中的“皋夔”是古代两位著名的贤臣,这里用来比喻朝廷中的贤良之臣,他们辅佐君主,使得国家繁荣昌盛。“协三辰,抚万方”则进一步说明贤臣们与君主同心协力,顺应天时,安抚四方,使得天下太平。

“物无夭札人无伤”是整首诗词的核心,意思是万物没有夭折,人民没有受到伤害,描绘了一个没有灾难与痛苦的理想社会。紧接着,“人无伤,繄元良”再次强调了贤臣们的重要作用,正是因为他们的辅佐,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最后,“锡以景福滋瀼瀼,吾君欣欣兮臻乐康”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美好祝愿,希望君主能够享受到无尽的福泽,心情愉悦,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盛世景象,赞美了明君贤臣的功绩,表达了对国家繁荣、人民安康的美好愿望。它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与赞美。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