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禅意的修行场景,表达了对超脱境界的向往和对现实无常的感慨。
前四句写修行者的高洁境界:首句用"高踪谁可继"设问,暗示修行者已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第二句"一室四无邻"用简朴的居所环境,突出修行者远离世俗的孤独与超然。三四句通过"听法空云水"(在云雾流水间听佛法)、"成功集鬼神"(修行有成连鬼神都来聚集)的意象,展现修行者已达到天人感应的境界。
后四句转入对现实的思考:五六句用"烟霞生户牖"(烟霞从门窗中升起)、"泉石障埃尘"(山泉岩石隔绝尘埃)继续描绘清幽的修行环境。最后两句突然转折,用"越国今何在"(曾经的越国如今在哪里)的沧桑之问,带出"空悲行路人"的感慨,暗示再高的修行也难逃世事无常,流露出对人生虚幻的悲悯。
全诗通过对比永恒的自然与短暂的人世,在赞美修行境界的同时,也透露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意境空灵深远,能让现代读者感受到古代文人追求精神超脱与面对现实无力的双重心境。
白元鉴
白元鉴(?—817)西川成都府(今四川成都)人。传为高祖功臣白君敏之孙。玄宗在蜀时,为威仪道士,住上皇观。后住余杭天柱观40年。事迹见《洞霄图志》卷五。《洞霄诗集》卷一收其诗10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