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病中饮酒的女子,在春日清晨的慵懒情态和细腻心思。
上片描绘了女子宿醉未醒的娇媚模样:她脸颊泛红,像嚼过槟榔一样带着醉意。手里拿着茶饼(龙团茶),对着火炉轻轻吹气煮茶,茶汤沸腾时泛起蟹眼般的小气泡。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女子病中依然讲究生活情趣的雅致。
下片转到夜晚场景:女子觉得今晚特别多愁善感,就用淡墨在绢布上画了幅青山图。她把画交给侍女红儿收藏时,突然显得格外娇俏。最后在银制拨片的伴奏下,用紫竹箫吹奏起乐曲。这里通过"淡写青山"的随性创作和"银甲调箫"的即兴演奏,展现了女子看似慵懒实则灵动的艺术气质。
全词用"酒病""颊晕""偏娇"等词突出女子的病态美,又用煮茶、作画、奏乐等雅致活动冲淡了病中的沉闷,把病榻上的无聊时光写得风雅有趣。特别是"淡写青山"这个细节,既符合病人无力挥毫的状态,又透露出她内心的艺术灵气,堪称全词最精妙的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