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诗仙与张子邻曾酉若作
遹哉思古人,斗酒共为乐。
馀响接前修,篦刮醒继铎。
现兹笔舌灵,似过屠门嚼。
诗理细于杪,文心和尔籥。
同侪少建安,旷览寄辽廓。
尼父暨姬公,千载恍如昨。
苏李河梁吟,友谊终非薄。
庶几配斯良,今昔敢云错。
酬以醴与浆,供之脯与酪。
瓣香岂易然,传灯不徒爝。
脉系亿万年,杰也归予骆。
拜踏诸圣贤,沃我针砭药。
绍述殆君先,试为启酉若。
春曦暗耿光,才名满京洛。
现代解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怀念古人,尤其是那些在文学上有卓越成就的人,比如诗仙李白。诗人通过描绘与古人共享美酒、交流文学的情景,表达了对古代文化传统的尊重和向往。
首先,诗人提到“藻运恃哲流”,意思是文学创作需要依靠智慧和哲理的流动。他希望“大雅期可作”,即能够创作出高雅的作品,达到古人的水平。
接着,诗人感慨“遹哉思古人”,表达了对古人的深切思念。他想象与古人在“斗酒共为乐”中交流,感受他们的智慧和才情。“馀响接前修”,意味着他希望通过学习古人的作品,延续他们的文化传统。
诗人还提到“篦刮醒继铎”,比喻通过梳理和反思古人的作品,唤醒自己的文学灵感。“现兹笔舌灵”,说明他在创作中感受到灵感的涌现,但这种灵感却“似过屠门嚼”,显得有些不够真实和深刻。
在“诗理细于杪,文心和尔籥”中,诗人强调了诗歌的细腻和文心的和谐。他认为,像建安七子那样的文学大家已经很少见了,但他仍然希望自己能在广阔的文学天地中有所建树。
诗人还提到“尼父暨姬公”,指的是孔子和周公,这两位古代圣贤的思想和文化影响深远,仿佛千年前的事情就在昨天。“苏李河梁吟”,指的是苏武和李陵,他们的友谊深厚,诗人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拥有真挚的友谊。
随后,诗人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希望通过“酬以醴与浆,供之脯与酪”来纪念古人。“瓣香岂易然,传灯不徒爝”,比喻文化的传承并非易事,但诗人愿意承担这份责任,将文化之火传递下去。
最后,诗人提到“脉系亿万年”,强调文化的传承是长久的,而“杰也归予骆”,则希望自己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成为文化传承的一部分。他“拜踏诸圣贤,沃我针砭药”,表示通过学习和反思古人的智慧,来提升自己的修养和文学水平。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古人的怀念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他希望自己能在文学上有所建树,延续古人的智慧和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