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中丞之官翰林
中丞献纳道如何,内相丝纶宠莫过。
槐阁地联文石陛,杏园春满曲江波。
阴阴雨露深青琐,个个星辰湿绛河。
花蕊隔箫宫漏近,柳条当户晓莺多。
中官送酒青丝络,上苑乘骢白玉珂。
岂独寸心图补报,要须元首及赓歌。
太常礼乐还相问,阁老才名迥不磨。
通国此时同怅望,忆公何处最委蛇。
鳌峰巨石森蓬岛,香殿微风拂御罗。
延祐得贤俱第一,野人白首□林阿。
槐阁地联文石陛,杏园春满曲江波。
阴阴雨露深青琐,个个星辰湿绛河。
花蕊隔箫宫漏近,柳条当户晓莺多。
中官送酒青丝络,上苑乘骢白玉珂。
岂独寸心图补报,要须元首及赓歌。
太常礼乐还相问,阁老才名迥不磨。
通国此时同怅望,忆公何处最委蛇。
鳌峰巨石森蓬岛,香殿微风拂御罗。
延祐得贤俱第一,野人白首□林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张中丞的官员高升进入翰林院的场景,充满了对朝廷恩宠和文人理想的赞美。
开头两句直接点明张中丞受到皇帝重用,用"内相"(指翰林学士)和"丝纶"(代指皇帝诏书)显示其地位尊贵。接着用槐阁、杏园等宫廷景物,以及曲江春色,烘托出喜庆氛围。
中间部分用细腻的笔触描写宫廷生活:雨露滋润宫门,星辰倒映御河,花影中传来箫声,柳枝间莺啼婉转。这些意象既展现宫廷的华美,又暗喻张中丞如沐皇恩。中官送酒、上苑骑马的细节,更具体表现了受宠的待遇。
后段转向抒情,说张中丞不仅想报答皇恩,更希望辅佐君王治国。提到太常寺(掌管礼乐)和阁老(资深大臣),强调其才德出众。结尾用鳌峰(翰林院代称)、香殿等意象,将张中丞比作蓬莱仙岛的贤士,而自己则甘愿隐居山林,形成巧妙对比。
全诗通过宫廷景物与自然风光的交织,既展现了受宠文人的荣耀,又流露出对清高品格的向往,在歌颂中保持着文人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