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老人准备回乡下度过余生,却在寒冷的郊外和朋友分别时感到比春天离别还要难过。他听说家乡的老朋友们都不在了,想到回去时不知道还能遇见谁,心里充满孤独和迷茫。
前两句用"田间老此身"点明主人公想落叶归根的朴素愿望,但紧接着用"寒郊怨别"制造反差——明明是自己选择离开,却比被迫的春日离别更难受。这里"寒"字既写天气,也暗示心情。
后两句层层递进:先听说朋友都不在了,再想到回去后可能谁也不认识,把孤独感推到极致。特别是"知逢何处人"这个问句,没有答案,留下无限怅惘。全诗用最朴实的语言,写出了每个离乡游子晚年返乡时最深的恐惧——物是人非,故园已成他乡。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