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端午节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在乱世中的漂泊之苦和对人生的思考。
开头两句直接点明背景:世道混乱,没有安身之处,全家长期在路上奔波。这里用"无安宅"和"久在路"两个细节,生动展现了战乱年代百姓流离失所的困境。
接下来四句写端午节的自然景象和节日氛围:山里的蝉开始鸣叫,海边的燕子成双飞走。诗人感叹朱门大户的繁华不再,也看不到往年热闹的龙舟比赛。通过今昔对比,暗示战乱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
后六句转向人生思考:采药求长生其实没用,不如喝点酒自我安慰。四季飞快更替,人生百年就像暂住旅馆。最后诗人在漫长的夏日坐在屋檐下,读着屈原的《离骚》,既是对端午传统的呼应,也暗含对屈原遭遇的共鸣。
全诗语言平实但情感深沉,既有对战乱现实的无奈,也有看透生死的豁达。最后读《离骚》的细节尤其动人,既点明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传统,又暗示自己和屈原一样心怀忧愤,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