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山

千里远木笼秋浦,万里澄江浸落晖。
醉恨春深输杜牧,满头无菊戴将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水画卷,同时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前两句写景:远处连绵的树木笼罩着秋日的河岸,万里长江映照着夕阳余晖。"千里""万里"的夸张手法,展现出辽阔的天地景象。"笼"字写出树木茂密,"浸"字让夕阳仿佛融化在江水中,用词精准生动。

后两句抒情:诗人酒醉后遗憾自己不如唐代诗人杜牧,不能在深秋时节头戴菊花而归。这里用杜牧"菊花须插满头归"的典故,表达了对潇洒人生的向往,也暗含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惆怅。一个"恨"字点出诗人内心的失落。

全诗通过壮阔的秋景与个人愁绪的对比,形成强烈反差。语言简练却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又有人生易老的感伤,读来令人回味。

董俨

(955—1008)宋洛阳人,字望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进士。授大理评事,通判饶州。历知忠、泰、泉、扬、潭、广、岳、洪诸州。真宗景德中,归朝,判吏部铨,加工部侍郎。复出知青州。以狡诈托荐事,坐责授山南东道节度行军司马。大中祥符初,令赦,起知郢州,病疽卒。生平不学无操行,贪赂鄙屑,畜姬侈豪,倾狡图位,终以致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