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台怀古

齐兵退后燕王耻,马骨千金自隗始。
仗钺东麾七十城,得士者昌古如此。
吁嗟乎,古人贵士士乃贫,堂堂乐毅售其身。
今人贱士士转裕,自辇黄金献当路。
一古一今翻覆掌,荒台厌听秋虫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黄金台怀古》通过对比古今对士人态度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士人命运的思考。

诗的开头提到了战国时期燕国的故事:燕昭王为了振兴燕国,不惜花费千金买马骨,以此吸引人才。最终,他得到了乐毅这样的贤士,帮助燕国攻占了七十座城池。这个故事说明了“得士者昌”的道理,强调了人才对国家兴衰的重要性。

接下来,诗人感叹了古今对士人态度的巨大反差。在古代,虽然士人备受重视,但许多人却生活贫困,像乐毅这样的人才也不得不出卖自己的才能来谋生。而到了现代,士人虽然不再像古代那样被高度重视,但他们的生活反而更加富裕,甚至有些人可以通过献上黄金来打通关系,获取利益。

最后,诗人通过对“一古一今”的对比,表达了对时代变化的无奈和对士人命运的反思。他站在荒废的黄金台上,听着秋虫的鸣叫,感叹世事的无常和人心不古。

整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揭示了人才价值与社会地位之间的矛盾,反映了作者对古代贤士的敬仰和对现代社会风气的不满。诗中的“黄金台”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作者表达情感和思考的载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