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河

我寻白水源,涧削流殊细。
西经白虹桥,河声始如沸。
前行十里响不停,巨石欲裂穿惊霆。
河流至此经千曲,激得飞涛欲升屋。
回头屋后山俱破,却让河流隙中过。
非烟非雾郁不开,此景岂是人间来。
忽惊一白垂无际,高欲切天低盖地。
泉声落处搆一亭,水色正压群山青。
离潭一尺波如斛,衬出空潭影逾绿。
蛮方三月景不妍,赖此两两悬珠帘。
转愁万古帘难捲,隔得仙源愈深远(潭侧有水帘洞为昔人避兵之所)。
潭旁一枝花较红,照影只在空潭中。
四围山色高如岸,祇觉白云颜色暗。
眼中神物谁得看(潭中相传有犀牛伏此),会待月午波心寒。
行客去不停,孤吟我偏久。
泉飞两派君知否,分送行人出山走⑴。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