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古代两位艺术家的故事,暗含对权贵的不屑和对艺术纯粹的追求。
前两句用"别鹤"(古琴曲名)和戴逵(东晋隐士画家)的典故:弹琴人指法虽在却无人欣赏,戴逵宁可砸琴也不愿为权贵表演。这里用"耻"字强烈表达艺术家对攀附权贵的厌恶。
后两句突然转折,用反讽手法说"世间最风流的事"竟是蹭王公贵族的玉枕痕迹——表面上追捧权贵的生活痕迹成了时尚,实则讽刺世人趋炎附势的丑态。一个"借"字揭穿这种虚荣的本质。
全诗像一则古代朋友圈的犀利段子:前两句晒艺术家的清高,后两句突然切换到世俗的攀比现场,用强烈反差让人瞬间看懂——真正的风流是戴逵的硬骨头,而不是蹭权贵的"玉枕痕"。这种跨越千年的讽刺,今天看来依然扎心。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