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袁伯长待制送虞伯生博士祠祭岳镇江河后土

房闼歌儿翠黛摧,不禁夫婿陟崔嵬。
一春花好人相别,四月梅黄雨又来。
酒酌玉缸酣脸晕,香消银叶蠹炉灰。
祠官好致君王意,早奉神休马首回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妻子在丈夫离家远行时的复杂心情,同时融入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情感真挚而富有画面感。

前两句写妻子因丈夫要攀登高山而忧愁,连歌女都无心梳妆("翠黛摧"指眉黛不整)。这里用歌女的懒散侧面烘托女主人的低落情绪,暗示整个家庭氛围都因离别而沉闷。

三四句通过季节变化强化离愁。春天本是美好时光,却要分别;到了梅子黄时的阴雨四月,更添一份潮湿的惆怅。这两句像电影蒙太奇,用"春花好"和"梅黄雨"两个典型意象,把时间流逝与情感叠加表现得含蓄动人。

五六句转向生活细节:丈夫喝酒后脸上泛起红晕,香炉里的熏香燃尽只剩灰烬。这些日常场景的描写充满生活气息,让离别之情更显真实。酒晕暗示借酒消愁,香灰象征时间的消磨,都是对离别情绪的具象化表达。

最后两句突然转换视角,以调侃语气说:祠官(掌管祭祀的官员)要是真能领会君王心意,就该早点完成祭祀,让我丈夫早日回家。这种带着埋怨的期盼,把妻子思念又不好意思直说的心理刻画得鲜活有趣。

全诗妙在将个人情感与公务出行结合,用生活化的细节和生动的自然意象,把妻子对丈夫的牵挂、担忧、期盼写得层次丰富。特别是结尾的幽默转折,让原本伤感的离别主题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显得哀而不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