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观潮

落日海门下,钱塘潮正来。
半江堆响雪,两岸起惊雷。
倾刻银山合,奔腾白马回。
夫差遗恨处,终乏霸王才。

现代解析

《钱塘观潮》这首诗描绘了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并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深沉的感慨。

诗的开头,“落日海门下,钱塘潮正来”,简单明了地设定了场景:在夕阳西下的海边,钱塘江的潮水正汹涌而来。这两句为读者展现了一幅辽阔的自然画面,落日与潮水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壮阔的氛围。

接下来,“半江堆响雪,两岸起惊雷”,诗人用“响雪”和“惊雷”来形容潮水的声势。潮水翻涌,如同半江的雪花在轰鸣,两岸仿佛有雷声震动。这两句通过比喻,生动地表现了潮水的巨大力量和震撼感。

“倾刻银山合,奔腾白马回”,诗人继续用“银山”和“白马”来描绘潮水的形态。潮水迅速汇聚,像一座座银色的山峰,奔腾的潮水又像一群白马在疾驰。这些形象化的描写,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潮水的壮观景象。

最后两句,“夫差遗恨处,终乏霸王才”,诗人引入了历史典故。夫差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君主,他最终被越王勾践打败,留下了遗憾。诗人在这里借夫差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的一种无奈和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历史感慨,展现了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气势,并引发了读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诗人用简洁而富有形象的语言,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这首诗既有视觉上的冲击力,又有情感上的深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