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昌国普陀寺(二首。寺在宁波府东南海岛间

昆明劫火忽重然,宇内名山悉变迁。
古刹独存龙伯国,丰碑犹记兔儿年。
三更日浴咸池水,八月潮吞渤海天。
云汉灵槎如可御,便应长往问群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历经沧桑却依然屹立的海岛古寺,充满神话色彩和时空交错的壮美意境。

开篇用"昆明劫火"这个典故(传说昆明池底有劫火烧过的灰烬),比喻世间灾难。诗人感叹天下名山都在岁月中改变了模样,唯独这座普陀寺像被海龙王保护着一样,奇迹般留存下来。寺中古老的碑文还记载着遥远的"兔儿年"(蒙古族纪年方式),暗示寺庙历史悠久。

中间四句展现震撼的自然奇观:在这里能看到半夜太阳从咸池(神话中的日落之地)升起的错觉,八月大潮时海浪仿佛能吞没整个渤海。这些夸张描写既展现海岛寺庙独特的地理位置,又暗含佛法无边的寓意。

最后诗人突发奇想:如果能有神话中通往银河的"灵槎"(仙船),真想乘它去问问群仙——这座寺庙为何能超越时空永恒存在?这个浪漫结尾把古寺的神秘感推向高潮,也透露出对永恒之道的追寻。全诗将历史传说、自然奇观和神仙幻想熔于一炉,让读者感受到超越人间的永恒之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