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田园的生机勃勃和农事的繁忙景象,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春风轻拂,桑叶由黄转紫,柔嫩的枝条在风中摇曳生姿。"细风"二字让人感受到春风的和煦,"绿暗柔条"则生动展现了植物生长的旺盛活力。
中间四句转入农事描写:傍晚时分农人结伴查看桑林,看到三星升起知道天快亮了;清明刚过不久,新孵化的蚕宝宝已经密密麻麻铺满了蚕纸。这里通过"三星当辰巳"的天象和"碎发新蚕"的细节,巧妙表现了农人起早贪黑照料春蚕的辛勤。
最后两句写春日暖阳普照,提醒人们要随时关注蚕宝宝的生长情况。"迟日融融"的温暖与"早晚候眠起"的忙碌形成有趣对比,既展现了春天的舒适,又暗示了农事的紧张。
全诗就像一幅生动的春耕图,没有刻意说理,而是通过桑树生长、农人劳作、天象变化等具体画面,让读者自然感受到春天田园的忙碌与希望。诗人用"旖旎""融融"等温暖词汇,以及"碎发""盈纸"等精准动词,使寻常的农事活动充满了诗意美感。
华镇
宋会稽人,字安仁,号云溪。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军事。平生好读书,工诗文。有《扬子法言训解》、《云溪居士集》、《会稽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