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

长淮清泗东南阔,第一山当碧汉横。
胜地几回经战马,客舟千里听啼莺。
波涛晴动僧伽塔,草木春深义帝城。
天际汴河来衮衮,陈留遗俗最关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盱眙(今江苏盱眙县)一带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历史人文,语言流畅,画面感强。

前两句写景:长淮(淮河)和清泗(泗水)在东南方向浩浩荡荡奔流,第一山(盱眙的山名)像横亘在碧空中的屏障。用"阔""横"二字,立刻让读者感受到山河的壮阔气势。

中间四句转入历史感怀:这片风景胜地曾多次经历战火,而如今客船千里而来,只听得到黄莺啼叫。晴空下僧伽塔(历史建筑)倒映在波光中,草木深处藏着义帝城(楚汉争霸时的古城遗址)。这里通过今昔对比,用莺啼、草木等生机勃勃的意象,冲淡了战争记忆的沉重。

最后两句升华:看那从天边滚滚而来的汴河水,最让人动情的是陈留(古地名)传承下来的淳朴民风。诗人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融合,表达了对这片土地深厚历史与淳朴民风的热爱。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先航拍壮丽山河,再特写历史遗迹,最后聚焦百姓生活。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景物的精心选择与组合,自然流露出对这片土地的自豪与深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