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鸠讴

班班者鸠。
爰素其质。
昔翔殷邦。
今为魏出。
朱目丹趾。
灵姿诡类。
载飞载鸣。
彰我皇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白鸠讴》是一首赞美白鸠的诗词,通过描绘白鸠的形象和象征意义,表达了对皇室的崇敬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班班者鸠”,意思是白鸠羽毛洁白,斑驳有致。接着,“爰素其质”进一步强调白鸠的纯净之美,它的本质是洁白无瑕的。这两句通过对白鸠外貌的描写,展现了它的高贵与纯洁。

接下来,“昔翔殷邦,今为魏出”则赋予了白鸠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意义。这里提到白鸠曾经在殷商时代飞翔,如今又在魏国出现,暗示了白鸠作为吉祥之鸟,跨越了时代,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朱目丹趾,灵姿诡类”继续描绘白鸠的独特外貌,红色的眼睛和脚趾,姿态灵动,显得与众不同。这些细节描写不仅突出了白鸠的美,还赋予了它一种神秘的气质。

最后,“载飞载鸣,彰我皇懿”点明了白鸠的象征意义。它的飞翔和鸣叫,不仅仅是自然的表现,更是对皇室德行和威严的彰显。白鸠在这里成为了皇权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繁荣与昌盛。

总的来说,《白鸠讴》通过对白鸠的细致描写,赋予了它深厚的文化象征意义。白鸠的纯洁、高贵和神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寄托了对皇室的崇敬与赞美。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文字,传达了对国家与皇权的深切情感。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