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韦谏议奉送水部家兄上后书情寄诸兄弟仍通简南宫亲旧并呈两省阁老院长

驷牡龙旂庆至今,一门儒服耀华簪。
人望皆同照乘宝,家风不重满籯金。
护衣直夜南宫静,焚草清时左掖深。
何幸末班陪两地,阳春欲和意难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为了表达对韦谏议和水部家兄的敬意,同时寄情于各位兄弟和亲朋好友,还特别提到了两省的高官们。诗中充满了对家族荣耀、深厚情谊和美好品德的赞美。

首先,诗中提到“驷牡龙旂庆至今”,意思是家族的辉煌和荣耀一直延续到现在,像龙旗一样高高飘扬。接着,“一门儒服耀华簪”则描绘了家族中的人都穿着儒生的服饰,头上戴着华美的发簪,象征着他们的学识和地位。

“人望皆同照乘宝,家风不重满籯金”这两句,是说人们都对家族寄予厚望,像珍贵的宝物一样耀眼;而家风并不看重金钱,而是注重品德和修养。这反映了家族的传统价值观。

“护衣直夜南宫静,焚草清时左掖深”这两句,描绘了家族中的人在南宫(指朝廷)守护职责的夜晚,环境静谧;在左掖(指朝廷的另一部分)工作时,心思深沉,表现出他们的勤勉和忠诚。

最后,“何幸末班陪两地,阳春欲和意难任”表达了作者感到非常幸运,能够与这些高官和亲友们共同陪伴在两个地方,就像阳春三月的和煦天气一样,心情愉悦,但又感到责任重大,难以胜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家族荣耀、深厚情谊和高尚品德,表达了作者对这些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责任的感悟,展现了古代文人对家族、友情和职责的重视。

权德舆

权德舆(759年-818年), 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