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台

古人爱士不惜金,今人爱士兼惜金。
台上黄金安足惜,唯恐贤士困资格。
昭王昔日贤路开,延揽为筑黄金台。
士益重兮金益轻,此台千古终留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对比手法讲了一个古今人才观的差异问题,核心思想是:真正重视人才不在于给多少钱,而在于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

前四句是古今对比: - 古代君主(如燕昭王)为了招揽人才不惜挥金如土 - 现在的人既想招揽人才又舍不得花钱 - 重点不是舍不舍得花钱,而是怕人才被学历、资历这些死规矩埋没

后四句用燕昭王筑黄金台的典故说明: - 燕昭王当年建黄金台招贤纳士(实际是用黄金堆成的讲台) - 结果人才地位越来越高,黄金反而显得不重要了 - 这个台子能流传千古,不是因为用了多少黄金,而是它代表了真正尊重人才的态度

全诗讽刺现在社会嘴上说重视人才,实际却更看重金钱和硬性条件。诗人认为真正的人才政策应该像燕昭王那样,用实际举动打破常规,让人才有发挥空间。黄金台之所以有名,不是因为它多奢华,而是它象征着对人才的真诚渴望和破格任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