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
河中之水何悠悠,能阻君身作远游。
移家河畔起高楼,日日傍君弹箜篌。
河水悠悠泛方舟,方舟载君任去留。
君若留时妾无愁,君若去时妾生忧。
移家住向垂杨路,柳条能系君舟驻。
君心转被杨花误,逐风飘泊不返顾。
天地茫茫竟无处,无处将君玉躯护。
何如任作晨风飞,晨风倦游终将归。
妾惜晔晔春叶时,君亦年少岂不思。
移家河畔起高楼,日日傍君弹箜篌。
河水悠悠泛方舟,方舟载君任去留。
君若留时妾无愁,君若去时妾生忧。
移家住向垂杨路,柳条能系君舟驻。
君心转被杨花误,逐风飘泊不返顾。
天地茫茫竟无处,无处将君玉躯护。
何如任作晨风飞,晨风倦游终将归。
妾惜晔晔春叶时,君亦年少岂不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歌词》用河水和行舟的意象,讲述了一个女子对远行爱人的深情与忧虑,语言直白却充满画面感,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1. 用河水比喻爱情的阻碍与陪伴 开篇用"悠悠河水"象征两人之间的阻隔,女子为了靠近爱人,特意把家搬到河边高楼,每天弹箜篌(一种古乐器)表达思念。后来她发现河水既能载舟送走爱人,也能让船停留——这种矛盾心理就像现实中既想成全对方事业,又害怕分离的纠结。
2. 柳条系不住漂泊的心 女子第二次搬家到杨柳岸边,幻想柳条能像绳子一样拴住爱人的船。但杨花(柳絮)的出现让剧情转折:轻浮的杨花象征外界诱惑,爱人像被风吹散的柳絮一样决绝离去。这里用"系不住"的柳条和"留不住"的杨花,生动表现了爱情中的无力感。
3. 从挣扎到释然的心路 最后女子经历痛苦后悟出:与其强行挽留,不如像放飞晨风鸟(一种早出晚归的鸟)一样给爱人自由。她想起彼此青春正好的年华("晔晔春叶"),相信对方终会记得这份美好而归来。这种从控制到放手的心态转变,让诗歌超越了普通闺怨题材,有了更豁达的境界。
现代启示 这首诗像一封古代女子的情书,告诉我们:真爱不是捆绑,而是既能勇敢表达"我需要你"(弹箜篌、移家),也懂得说"我等你"(晨风归)。其中"柳条系舟""杨花误心"的比喻,今天依然可以用来形容爱情中的患得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