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杂咏 其三

塞漠穹庐散万营,平沙细草际天青。
柳林老校浑无事,閒倚斜阳理箭翎。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边塞景象。作者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首句“塞漠穹庐散万营”,说的是在辽阔的边塞沙漠上,无数帐篷散布在天地之间,给人一种苍茫无边的感觉。这里的“穹庐”指的是游牧民族的帐篷,而“散万营”则形象地表现了帐篷的数量之多,仿佛无边无际。

第二句“平沙细草际天青”,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自然风光。平坦的沙地上长着细小的草,远处天空与地面相接,呈现出一片青蓝色。这句诗给人一种宁静、开阔的感觉,仿佛天地之间只有这片沙草和蓝天。

第三句“柳林老校浑无事”,笔锋一转,描绘了一位老校尉在柳树林中无所事事的样子。“老校”指的是年老的军官,他在这片宁静的环境中显得悠然自得,没有什么烦心事。

最后一句“閒倚斜阳理箭翎”,则是这位老校尉的具体动作。他悠闲地倚靠在夕阳下,整理着箭羽。这里的“箭翎”指的是箭尾的羽毛,整理箭翎是弓箭手的日常活动。这句诗不仅表现了老校尉的闲适,还暗示了边塞生活的平静与安宁。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边塞的风景和人物,展现了一种宁静、悠闲的生活状态。它没有波澜壮阔的战争描写,而是通过细腻的笔触,让人感受到边塞的平和与美好。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描写,传达出一种从容、淡泊的心境,让人感受到边塞生活的另一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