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父送松江蟹

人间宁有几松江,蟹到强时橙也黄。
非是龟蒙无此隽,自从茂世孰为仁。
乾坤大半渔为宅,雪月从头笔做休。
不读晋书谁了此,晋书曾读也苍茫。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松江蟹为引子,通过美食展开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语言质朴却意味深长。

前两句写松江蟹的珍贵——人间少有比松江更好的地方,螃蟹肥美时恰好橙子也熟了。这里用食物点明时节,暗含对自然馈赠的感恩。

三四句突然转折:不是说古人陆龟蒙不懂蟹的美味,而是自从张茂世(晋代贪官)之后,还有谁能真正体会"仁"的含义?这里用历史人物作对比,批判现实社会中道德缺失的现象。

五六句视野放大:天地间大半百姓以打渔为生,文人却只顾赏雪观月、舞文弄墨。通过"渔宅"与"笔休"的对比,揭露社会阶层差异和知识分子的逃避现实。

最后两句尤为深刻:不读《晋书》看不懂这些道理,但即便读了《晋书》也只会感到更迷茫。这里道出历史循环的无奈——即便了解历史教训,人们依然重复着相似的错误。

全诗从一盘螃蟹出发,层层递进到对社会、历史的批判,最后落笔于人类困境的永恒性。就像吃蟹要剥开硬壳才能尝到美味,这首诗也需要读者剥开文字表层,才能品出其中辛辣的人生况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