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对扬州旧游的怀念,用今昔对比的手法,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慨。
上片回忆当年扬州繁华景象:淮河边的月亮曾照亮过歌女们居住的玉钩斜巷,游船如织的河面上,年复一年风雨不改,两岸桃花盛开。这里用"淮水西边月"和"玉钩斜"点出扬州的地标,"游船""桃花"勾勒出当年热闹美好的画面。
下片转到眼前凄凉:如今醉看夕阳,只见人去楼空,燕子飞走,黄昏时树上只有乌鸦栖息。这里"楼空失燕"暗示繁华消散,"树晚栖鸦"更添寂寥。最后三句是点睛之笔:作者自比唐代诗人杜牧,当年杜牧在扬州风流快活,醒来发现都是梦一场;如今自己也像杜牧一样,从扬州美梦中醒来,依然漂泊天涯。用"三生"形容魂牵梦萦,"梦觉"道破虚幻,"依旧天涯"道尽无奈。
全词用明快笔调写昔日繁华,用灰暗色调写今日萧条,通过鲜明对比,把对往昔的眷恋和现实的失意表达得淋漓尽致。最妙的是结尾用杜牧典故,既贴切又含蓄,让读者能联想到更多历史沧桑感。
蒋春霖
蒋春霖(1818~1868)晚清词人。字鹿潭,江苏江阴人,后居扬州。咸丰中曾官两淮盐大使,遭罢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杀(一说仰药死)。早年工诗,中年一意于词,与纳兰性德、项鸿祚有清代三大词人之称,所作《水云楼词》以身遭咸丰间兵事,特多感伤之音,诗作传世仅数十首,称《水云楼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