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涤洞

灵山实秀德,仙圣杳难亲。
水溜空沿石,云扃不见人。
川原世上异,日月洞中春。
欲出虚无境,应修有待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大涤洞》描绘了一个神秘幽静的仙境,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自我修养的追求。

首先,诗中提到的“灵山”和“仙圣”象征着一种理想化的、超越凡人世界的神圣境地,但诗人却感叹这些神仙般的存在难以亲近,暗示了凡人难以触及的遥远与神秘。

接着,诗中的“水溜空沿石,云扃不见人”描绘了一个清幽的自然景象:水流沿着岩石静静流淌,云雾缭绕,却看不到人影。这种静谧无人的环境,营造出一种脱离尘世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宁静。

随后,“川原世上异,日月洞中春”进一步对比了人世与仙境的不同。人世间的一切都显得平凡无常,而在洞中,日月仿佛带来了永恒的春天,象征着仙境中的美好与永恒。

最后,“欲出虚无境,应修有待身”点明了诗人的感悟:想要脱离虚无缥缈的仙境,回到现实世界,必须先修炼自身,提升自己的境界。这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修养的重视,认为只有通过内在的提升,才能真正理解并达到那种超越尘世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神秘幽静的仙境,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同时也强调了自我修养的重要性。诗中既有对仙境的憧憬,也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境界的独特理解。

白元鉴

白元鉴(?—817)西川成都府(今四川成都)人。传为高祖功臣白君敏之孙。玄宗在蜀时,为威仪道士,住上皇观。后住余杭天柱观40年。事迹见《洞霄图志》卷五。《洞霄诗集》卷一收其诗10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