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树江云 自度曲,忆京中诸友
午窗独倚南薰畅,一编悄度残昼。
猛忆前番,短烛清言,明月夜深时候。
恰待长相守,更魂销,别离还又。
分携后,江云渭树,何时尊酒。
怕重问,三载京华,檐雨篝灯,盈盈冷泪殷袖。
况是如今,岛瘦郊寒,风趣也非依旧。
尘梦今无有,问天涯、故人知否。
空翘首、一痕落日,数行烟柳。
猛忆前番,短烛清言,明月夜深时候。
恰待长相守,更魂销,别离还又。
分携后,江云渭树,何时尊酒。
怕重问,三载京华,檐雨篝灯,盈盈冷泪殷袖。
况是如今,岛瘦郊寒,风趣也非依旧。
尘梦今无有,问天涯、故人知否。
空翘首、一痕落日,数行烟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接下来,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这首诗词。
1. 情感基调 诗的开头,作者独自坐在窗前,享受着南风的吹拂,看似平静,但内心却充满了对往事的回忆。通过“猛忆前番”,作者一下子回到了过去与朋友们相聚的时光,那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深夜的明月、短暂的烛光、朋友间的畅谈,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然而,这种美好的时光却因离别而中断,作者感到无比惆怅。
2. 离别与思念 诗中多次提到“别离”,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们分别后的孤独与无奈。作者用“分携后,江云渭树”来形容自己和朋友相隔千里的情景,仿佛眼前只有江水和树木,却无法再与朋友共饮一杯酒。这种距离感让作者感到无比失落,甚至“怕重问”,不敢再去回忆那段在京华的美好时光,因为一旦想起,泪水便会不由自主地流下。
3. 现实与梦境的对比 作者进一步对比了过去的繁华与现在的孤寂。过去的时光充满了温暖和欢笑,而现在的生活却变得冷清和单调,甚至连“风趣也非依旧”,一切都变了。作者感叹“尘梦今无有”,仿佛过去的那些美好只是一场梦,如今梦醒,只剩下无尽的空虚和孤独。
4. 对朋友的呼唤 在诗的结尾,作者向远方的朋友发出无声的呼唤:“问天涯、故人知否。”他想知道,朋友们是否也在思念他。然而,这种呼唤似乎没有得到回应,作者只能“空翘首”,眼睁睁看着夕阳西下,烟柳依依,心中充满了无奈和伤感。
总结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的情感层层递进,从对过去的回忆,到对离别的痛苦,再到对现实的无奈,最终归结为对朋友的无声呼唤。整首诗充满了孤独与惆怅,但也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