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江山/齐天乐·唐晋国公薛少保断碑研六舟上人属赋
三希鲙帖神龙本,艺林并推佳妙。
风峪零花,雪崦断柏,剔藓更谁寻到。
泥斑翠扫。
便廿六文残,韵完姿好。
巧斫方池,片云长护绿天老。
阴山无此奇宝。
想螺烟乍试,香晕霏绕。
武肃宫砖,吴兴寺碣,一样珠澄玉皛。
书评漫考。
甚锥画江沙,河南神肖。
运用玄宗,微辞成谶早。
风峪零花,雪崦断柏,剔藓更谁寻到。
泥斑翠扫。
便廿六文残,韵完姿好。
巧斫方池,片云长护绿天老。
阴山无此奇宝。
想螺烟乍试,香晕霏绕。
武肃宫砖,吴兴寺碣,一样珠澄玉皛。
书评漫考。
甚锥画江沙,河南神肖。
运用玄宗,微辞成谶早。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块珍贵的唐代断碑砚台,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联想,把这块古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上半部分先夸赞这块砚台的珍贵程度。开篇用"三希堂法帖"和"神龙本兰亭序"这两件书法界公认的顶级藏品来作比较,说这块砚台在艺术界的地位同样崇高。接着描写发现砚台的过程就像在风雪覆盖的山谷中找到残存的花朵和柏树,需要细心剔除苔藓才能发现它的美。虽然碑文只剩26个字残缺不全,但神韵犹存,就像一方巧夺天工的砚池,上面的云纹图案仿佛在守护着这块古砚。
下半部分进一步突出砚台的独特价值。说就连阴山这样的宝地都出产不了这样的奇珍,想象当年用这块砚台研墨时,墨香缭绕的美妙场景。又把砚台和五代吴越王的宫砖、元代赵孟頫的寺碑相提并论,说它们都像珍珠美玉般晶莹剔透。最后联想到唐代书法家褚遂良的笔法,说这块砚台的主人薛稷的书法深得其中神韵,而他当年写给唐玄宗的奏章竟一语成谶,暗示了后来的安史之乱。
全词通过层层递进的比喻和联想,把一块古砚写得活灵活现。不仅描绘了它的外在美,更通过历史典故赋予它深厚的文化内涵,让读者感受到文物背后跨越千年的艺术生命力。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