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冬日雪后竹林中的景象,通过双栖的鸟儿来传达一种自由与安宁的心境。
首先,“翠竹寒消雪未收”,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竹林在雪后的宁静景象。翠竹依然挺立,寒意在慢慢消退,但积雪还未完全融化,给人一种清冷而又不失生机的感觉。
接着,“双栖梦醒更何求”,诗人将视角转向竹林中的一对鸟儿。它们在梦中醒来,仿佛在问自己: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这里,诗人通过鸟儿的视角,表达了一种满足和知足的心态,暗示着在自然中生活的简单与纯粹。
然后,“君王六合皆灵囿”,诗人借用“君王”和“六合”(即天地四方)的概念,来形容整个世界都是充满灵性的园地。这里的“灵囿”象征着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暗示着所有生命都能在这个广阔的天地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最后,“饮啄飞翔得自由”,诗人用鸟儿的自由行动来表达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鸟儿可以自由地饮水、啄食、飞翔,象征着它们在自然中享有的自由与快乐。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描绘,传达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雪后竹林和双栖鸟儿,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与自由生活的深切向往。诗中的意象简洁而富有感染力,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宁静与自由的美好。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