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蝶词
蝴蝶飞飞桃李蹊,有生都只被花迷。
生为花忙死则已,花蝶两情无可比。
一朝花谢蝶何之,别恋新红嫩白枝。
向来生死迷心处,颠倒莓苔总不知。
眼前世事皆如此,亲疏离合为时使。
相如得志弃文君,比翼愁成中路分。
茂陵一聘心已改,短叹长嗟耳不闻。
翟公富贵多宾客,济济贤材论忠节。
盛时忽变散如云,门外还堪雀罗设。
我歌花蝶情难了,穷达相依古来少。
辽哉鲍叔与宋弘,万载千秋名皎皎。
生为花忙死则已,花蝶两情无可比。
一朝花谢蝶何之,别恋新红嫩白枝。
向来生死迷心处,颠倒莓苔总不知。
眼前世事皆如此,亲疏离合为时使。
相如得志弃文君,比翼愁成中路分。
茂陵一聘心已改,短叹长嗟耳不闻。
翟公富贵多宾客,济济贤材论忠节。
盛时忽变散如云,门外还堪雀罗设。
我歌花蝶情难了,穷达相依古来少。
辽哉鲍叔与宋弘,万载千秋名皎皎。
现代解析
这首《花蝶词》通过描绘蝴蝶与花的关系,以及人世间的种种变迁,表达了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和对真挚情感的向往。
首先,诗的开头用蝴蝶与花的互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蝴蝶被花吸引,正如人被他人或事物所吸引。然而,花谢后蝴蝶会飞向新的花朵,这暗示了世间情感的易变和不可靠。诗人用这种自然现象来隐喻人际关系的脆弱和短暂。
接下来,诗人通过历史典故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进一步阐述了这种情感的无常。他提到司马相如得志后抛弃了卓文君,以及翟公富贵时宾客云集、失势后门可罗雀的故事,这些都说明人们在权力和利益面前,往往会改变初衷,甚至抛弃曾经的亲密关系。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真挚情感的渴望和赞美。他感叹自古以来真正能相依相守的人很少,但像鲍叔牙和宋弘这样忠诚不渝的人,却名垂青史,成为后人敬仰的典范。这体现了诗人对忠诚、坚贞情感的推崇,以及对现实世界中人情冷暖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历史典故和现实生活的结合,深入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化,既有对世态炎凉的批判,也有对真挚情感的呼唤,引人深思。
周是修
(1354—1402)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