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萧炼师宿太乙庙

微月空山曙,春祠谒少君。落花坛上拂,流水洞中闻。
酒引芝童奠,香馀桂子焚。鹤飞将羽节,遥向赤城分。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春夜场景,充满了道教修仙的意境。

开头两句写黎明时分,月亮还挂在天边,诗人来到空山中的太乙庙祭拜仙人。这里的"微月"和"曙"形成对比,营造出朦胧的晨光氛围。

中间四句生动描写了祭拜的场景:祭坛上飘落的花瓣被轻轻拂去,山洞中传来潺潺流水声。祭祀时用美酒供奉,由仙童模样的侍者主持,燃烧的桂子香料散发出阵阵余香。这些细节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祭祀仪式的庄重与仙气。

最后两句最为精彩:一只仙鹤展翅飞过,它带着象征仙人的羽节,朝着远方的赤城山飞去。这个画面既真实又虚幻,把读者的想象引向更广阔的仙境。"赤城"是道教传说中的仙山,暗示着诗人对修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就像一幅水墨画,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空山古庙、晨光花影、仙鹤飞升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仙道的渴望。虽然写的是宗教场所,但丝毫没有沉闷感,反而充满灵动之美,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宁静心境。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