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大孤不得登

片石高凌插水遥,澄湖秋近远林凋。
风鸣鹳鹤声初落,湖洗蛟龙迹未消。
王气百年悲战伐,幽踪此日负渔樵。
何当隔岸苍波远,独系扁舟卧寂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望大孤山却无法登临的遗憾,同时借景抒发了对历史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前两句写景:大孤山像一块巨石高耸入云,山脚直插水中,在秋日澄澈的湖水和远处凋零的树林衬托下更显孤高。这里用"片石"形容山势陡峭,"凌"字突出山势险峻,"澄湖"与"远林凋"形成色彩和生机的对比。

中间四句由景入情:先写耳边鹳鹤鸣叫声渐渐消失,湖中蛟龙游过的痕迹还未消散,营造出空灵神秘的氛围。然后联想到百年王朝更替的悲壮历史,感叹自己如今只能做个渔夫樵夫,辜负了这幽静美景。这里"王气"指王朝气运,"幽踪"指隐居生活。

最后两句抒发感慨:什么时候才能远离对岸的苍茫波涛,独自系着小船在这寂静中安眠?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享受孤独的向往。"扁舟"象征隐居生活,"寂寥"在这里不是寂寞,而是一种超脱的境界。

全诗通过孤山、秋湖、鹳鹤等意象,营造出空灵寂寥的意境,将个人不得志的遗憾与历史兴亡的感慨融为一体,最后回归到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典型的文人山水诗情怀。语言凝练,画面感强,情感层层递进,能让读者感受到诗人面对壮阔自然时的复杂心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