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桑谒先主庙

系出中山近,名从小沛闻。
卜邻占李定,望气得周群。
象叶黄龙瑞,符仍赤帝文。
全家频脱险,一旅忽能军。
名士收诸葛,英雄独使君。
志宁摧百战,力已限三分。
泪尽髀生肉,魂归栈入云。
枯桑遗庙折,野火断碑焚。
系马灵风至,题诗塞日曛。
枌榆存旧社,弦管尚纷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拜谒刘备庙时有感而发,通过回顾刘备生平来抒发对这位乱世英雄的敬仰和惋惜。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开篇介绍刘备的出身背景(中山靖王后代)和早期经历(小沛起家),用"卜邻占李定"等典故说明刘备虽出身贫寒却早有贵人相助,暗示他命中注定不凡。

2. 中间重点描写刘备的奋斗历程:
- 用"黄龙瑞""赤帝文"等祥瑞征兆,暗示刘备建立蜀汉的正当性
- "全家频脱险"指刘备早期屡遭挫败却总能化险为夷
- "一旅忽能军"展现他从无到有建立军队的才能
- 特别提到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凸显他识人用人的智慧
- "志宁摧百战"体现他百折不挠的精神
- "力已限三分"则道出最终未能统一的遗憾

3. 结尾回到眼前景象:
- 用"枯桑""断碑"等衰败景象与昔日辉煌形成对比
- "灵风至""塞日曛"的景物描写烘托肃穆氛围
- 最后以当地百姓仍在祭祀作结,说明刘备虽败犹荣,精神长存

诗中运用了多处对比手法:
- 刘备早年的微贱与后来的成就对比
- 生前奋斗与死后荒凉对比
- 历史功业与现实遗迹对比

通过这些对比,诗人既赞扬了刘备的英雄气概,也流露出对英雄落幕的无限感慨。最打动人的是"泪尽髀生肉"这句,生动刻画了刘备在长期骑马征战大腿长茧,却仍坚持奋斗的形象,让读者看到英雄光环下的艰辛付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