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刘书记见赠

独在西峰末,怜君和气多。劳生同朽索,急景似倾波。
禅者行担锡,樵师语隔坡。旱□生赤藓,古木架青萝。
石涧新蝉脱,茅檐旧燕窠。篇章蒙见许,松月好相过。
思苦通真理,吟清合大和。□□□□□,风起送渔歌。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刘书记的感激和思念,同时描绘了自然景色和自己的生活状态。

诗的开头,诗人说自己独自居住在西峰的山脚下,感叹刘书记待人温和、友善。接着,诗人用“朽索”和“倾波”来比喻生活的艰辛和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周围的自然景色:禅者背着锡杖行走,樵夫在山坡那边说话,干旱的地方长出了红色的苔藓,古老的树木上爬满了青藤。石涧里有新蝉脱壳,茅檐下还有旧燕的巢。这些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的细致。

诗人感谢刘书记对自己诗作的欣赏,并邀请他一起在松树下赏月,享受宁静的时光。诗人认为,只有通过苦思冥想,才能领悟真理;只有通过清吟,才能与大自然的和谐相融。

最后,诗人没有直接写完句子,而是用“风起送渔歌”作结,给人一种余音绕梁的感觉。风起时,渔歌传来,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友情的感悟,充满了宁静与哲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