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简朴的生活场景,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让我们来逐句分析:
1. 贫居托幽巷,久雨客来绝。
- 诗人住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生活贫困。经常下雨,很少有人来访。
2. 春寒霰时集,淅沥在高叶。
- 春天的寒冷天气,下起了霰(小冰粒),声音淅淅沥沥地落在高高的树叶上。
3. 鸟鸣日已宴,寂寂茶鼎歇。
- 鸟儿的鸣叫声逐渐消失,说明天色已经很晚,茶炉里的火也已经熄灭,停下了煮茶。
4. 惭无晁氏智,懒事主父谒。
- 诗人自愧没有晁氏的智慧,不愿去拜见权贵(主父是指父亲或者权贵,这里特指高官)。
5. 闭门自读书,庶以励高节。
- 他选择关门读书,希望通过这种生活激励自己保持高洁的品格和节操。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在贫困的环境中依然保持高洁的品格和读书自励的生活方式。诗中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内心的活动相结合,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重视内心修养的生活态度。
刘诜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