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曾学士

《风水霓裳》妙可听,断云过雁笔纵横。
扬州杜牧楼中梦,淮海秦郎天下声。
骆马柳枝馀感慨,沉香芍药待才名。
从今伐梓供新谱,流播梨园与妓营。

现代解析

这首诗题为《再和曾学士》,主要描述了对一位学士及其作品的赞颂与怀念。下面我们来深入浅出地分析一下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1. 开头意象
- “《风水霓裳》妙可听,断云过雁笔纵横”:诗的开头两句用“风水霓裳”形容曾学士的作品,意思是他的作品美妙动听。接着用“断云过雁”和“笔纵横”来描绘曾学士的创作才华,就像云间飞过的雁群,笔触流畅、多样。

2. 怀旧与敬仰
- “扬州杜牧楼中梦,淮海秦郎天下声”:这两句引用了杜牧和秦观两位文人来表达对曾学士的怀念与敬仰。杜牧是唐代诗人,他的作品常常与扬州有关,这里借指曾学士的作品如杜牧诗篇一样广为流传。秦观是宋代诗人,他的词作闻名于世,这里也用来比拟曾学士的名声在文坛上的地位。

3. 个人情感与才情
- “骆马柳枝馀感慨,沉香芍药待才名”:这两句承接上文,进一步描述曾学士的经历和才情。骆马柳枝是古人常用的形象表达悲伤和离别,这里借用表达个人的情感。而沉香与芍药则代表美好的事物,这里可能是赞美曾学士的作品如沉香和芍药般美丽动人,等待有才华的人来品鉴。

4. 未来展望
- “从今伐梓供新谱,流播梨园与妓营”: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曾学士作品传承与流传的期待。伐梓(一种树木)制作乐器,意味着曾学士的作品将被谱录入琴曲,供更多人欣赏。梨园和妓营则是古代音乐和演艺场所的代称,这里表达了曾学士的才华将通过戏曲、音乐等形式传扬开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引用,表达了对曾学士及其作品的高度赞扬与怀念,同时也展望了其作品未来能够广泛流传的美好愿景。

刘诜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