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仙气的听雨场景,核心在于"用心感受"的哲理。
第一句"仙人喜作狡狯事"用调皮的口吻说仙人爱玩恶作剧,把溪水声变成了雨声。这里的"狡狯"不是贬义,而是带着亲切感,把仙人写得像爱开玩笑的老朋友。
第二句"幻此溪声成雨声"具体说明仙人的把戏:明明是小溪流水,听起来却像下雨。这种声音的错觉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把空调滴水听成雨声,诗人用仙人的玩笑来解释这种现象。
后两句是诗眼:"我听以心非以耳"说破玄机——重要的不是用耳朵听声音本身,而是用心去感受。就像我们听音乐,技术好坏在其次,关键是能否触动内心。
最后"是溪是雨本分明"点明:只要用心体会,溪声雨声的本质区别根本不重要。就像看魔术,知道真相反而不如享受错觉的乐趣。这种"难得糊涂"的智慧,正是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全诗用听雨这件小事,道出生活真谛:世间很多事不必较真,保持童心,用心感受,反而能发现更多美好。仙人恶作剧的设定让说理变得生动有趣,避免枯燥。
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